【小路专栏】
雾
原创作者|小路(女,工学硕士,中国中冶,高级工程师)
被遗忘的
看不见的过去
在雾中
混淆真实与虚无
迷蒙的天空
擦不净的浆糊
久而久之
淡忘在南墙
展开剩余82%梦与存在
隔着雾的河流
混沌中忘却了
路人的方向
星月运行的轨迹
延绵到雾的深处
朦胧的眼神
真金难辨又何如
雾要掩盖的
是已经过去的
或者,即将过去的
扭曲,走样
未来能留下
原本的模样吗?
湛蓝的天空
当雾散之时
2025.7.17.
诗歌《雾》解析
文|智多星
《雾》这首诗通过雾这一意象,探讨了记忆、现实与未来的模糊性以及真相的难以捉摸。
1. 雾中的记忆与现实
记忆的模糊
诗的开篇将雾与被遗忘的过去联系起来,“被遗忘的,看不见的过去,在雾中,混淆真实与虚无”。雾象征着一种遮蔽力量,使过去的记忆变得模糊不清,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被打破。
“迷蒙的天空,擦不净的浆糊”,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模糊感如同天空被一层难以清除的污浊所笼罩,记忆就像被搅乱的浆糊,无法清晰呈现。
“久而久之,淡忘在南墙”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模糊的记忆逐渐被淡忘,如同被遗忘在南墙之下,难以再被记起。
现实的迷茫
“梦与存在,隔着雾的河流”,现实与梦境之间因为雾的存在而产生了隔阂,人们难以分辨自己所处的状态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。
“混沌中忘却了,路人的方向”,在雾的笼罩下,整个世界都处于混沌状态,连路人前行的方向都忘记了,暗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迷失了方向。
“星月运行的轨迹,延绵到雾的深处,朦胧的眼神,真金难辨又何如”,即使是星月这样永恒存在的天体,其运行轨迹也被雾所掩盖,人们的眼神变得朦胧,难以辨别事物的真伪,就像真金在雾中也难以被发现一样。
2. 雾对真相的掩盖
过去的扭曲
“雾要掩盖的,是已经过去的,或者,即将过去的,扭曲,走样”,雾不仅掩盖了过去的事实,甚至对即将成为过去的事物也进行扭曲和改变,使其失去原本的面貌。
未来的不确定性
“未来能留下,原本的模样吗?湛蓝的天空,当雾散之时”,诗人对未来充满了担忧,不知道在雾的影响下,未来是否还能保持其原本的样子。而“当雾散之时”则给人一种期待,希望在雾散去之后,能够看到真相和原本的模样,但同时也暗示了目前处于一种被遮蔽的状态。
发布于:河北省民间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